更新:2025-03-16 01:28
首映:2004-04-11
年代:2004
时长:38 分钟
集数:3集
连载:更新至0集
评分:7.8
观看数:9409
来源网:多成影院
【珂赛特的肖像】太痴迷理念,会被理念报复
有时候我会从完美(极端的美)中感觉到恐怖,但说不清为什么,于是问一个问题:美与恐怖是如何并存的?
终于被带得从美的构造机制来想这个问题了。
回到几年前看的《珂赛特的肖像》:
选择 短暂的生命/还是 永恒的画像
顺应 有缺陷特点的存在/还是追求 完美的境界
可以看出,美不是被单独创造的,美的对立面有丑。完美,就是刻意地遮盖缺陷。
如朋友所言:“美是怪异或者说病态。”
其中恐怖之处在于,生命的特点被无视、遮蔽或者抹杀。
创造美的过程何不是毁灭“美”的过程?
7/10 寺山修司说:「太深入看梦境,会被梦报复。」显然,太痴迷于理念,也会被理念报复。
定格在十六岁的珂赛特的画像,便是「理念」,一个不会流动、不会衰老的永恒少女之美。马尔切罗在十六岁少女的肉体凡胎中发现(或是创造)了这理念,理念压倒一切,最终让他杀了少女珂赛特。而男主永莉则因杯中的少女形象而想去深入了解少女,最终无私地爱上了少女(不朽的灵魂算不算是一种理念的显现也难说,如若是,那故事就不是很能站得住脚,故事张力会丧失)。爱
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舍弃
能如此爱着我的人是谁
甘愿为我沉入深海
以死相殉之人若是存在
那时 我将从石像中获得解脱
而且生命……生命也将复苏
可是
在负载着至重之物的生命旅程中
如果终有一日 我能重返人世
那个时候 我会独自一人哭泣吧
会为了我曾经的石像而哭泣吧
即使我的血液如同葡萄酒那般滴滴鲜红
又能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 想将爱我的人
自水底深处唤醒
依然无法做到……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石像之歌》
很久没有更新过日志了,今天看完《柯赛特的肖像》后让我萌发了写观后感的冲动。
我从未为动漫作品写过影评,《空之境界》没有,《Fate/Stay Night》没有,《钢之炼金术师》更加没有,估计等《Fate/Zero》播完后也没有。
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偏偏选择这部动画写影评?答案嘛,也没有,只是一种感觉,感觉这部动画不应该只是看完就完了,还应该写点东西并慢慢品尝个中的味道。
《柯赛特的肖像》,一部2004年的老动画,以剧场版的形式出现,总共三章,每章大概35分钟左右。
《柯赛特的肖像》,一部…
最近被一些自我的情绪困扰,对于社交失去兴趣。偶尔在b站翻到这部我以为是新番的旧番,甚至旧得有些发黄发暗。
我没有看过物语系列,绝望先生也忘了。唯一对新房的印象就是小圆和阳炎?而这部片子,让我慢慢了解原来。你是这样的新房昭之。
哥特萝莉,美丽的肖像,陈旧的古董杯。被诅咒被纠缠,珂赛特的情人,肖像的作者,因为对美扭曲的执着与爱,亲手杀死了珂赛特。再回到男主人公仓桥永利,爱上了珂赛特,真正的爱,为爱痴狂,忍受诅咒的痛苦。这种感情是不是就是晓美焰说的:"比希望更浓烈,比绝望更悲伤的情感。" 他爱上了珂赛特,珂赛特的全部,所以他才能够用血的画,否定肖像。而肖像代表的则是完美而又永恒的所谓的美,曾经画家为之痴迷的美。
相比画家冰冷痴迷的爱,永利的爱更加温暖,或许那也才是真正的对一个人的爱。
精美的画面,动人的bgm,满满的带入感。当血液漫过珂赛特的金发,我那一瞬间感觉,好像我的意识也跟着流动,确实这部动漫太过于意识流,欣赏难度有点大,难免有一些故作高深之举,可想想他可是新房。就也接受了,毕竟新…
将自己的宝贵生命舍弃
能如此爱着我的人是谁
甘愿为我沉入深海
以死相殉之人若是存在
那时我将从石像中获得解脱
而且生命……生命也将复苏
可是
在负载着至重之物的生命旅程中
如果终有一日我能重返人世
那个时候我会独自一人哭泣吧
会为了我曾经的石像而哭泣吧
即使我的血液如同葡萄酒那般滴滴鲜红
又能有什么用呢
便是如此想将爱我的人
自水底深处唤醒
依然无法做到……”
柯赛特的肖像这部片,我给她打9.9。
对于爱的理解,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的人解读并不相同,但对于爱情的追求却是不变的话题。
柯赛特作为一个悲剧的贵族大小姐,在温柔的家庭成长,美丽、纯真,相信爱情,和爱着自己的那个人。只是不幸的是,那个爱她的男人对于爱的理解过于偏执,将自己心目中最美的柯赛特作为了心中最美的顶点,简单讲,就是他爱上的是他自己心目中那个美丽无瑕疵的柯赛特,而现实中的柯赛特只是他的模特罢了。于是,他杀死了一个破坏他爱上的心目中柯赛特的那个虚构的人
【珂赛特的肖像】太痴迷理念,会被理念报复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haport.com/yingshi/id-6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