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phoria, angst and ennui suffuse among the blue collar folks in Mike Leigh’s ALL OR NOTHING, if SECRETS AND LIES (1996) brilliantly tickles our interest and attention through its seething unfolding of a beggar-belief secret and its aftermath, here, Leigh seems to bent on testing audience’s sufferance of outrageous banality.

1、梁實秋的我愛鳥一文中,不論是籠中燕雀,還是拴胳膊上的鷹隼,他對於被飼養的禽鳥有一段出名的描述:「鳥到這種地步,我想牠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黏在膠紙上的蒼蠅;牠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在標本室裡住著罷?」這就是對於普羅大眾不上不下、苟且安生狀態非常深刻的描繪。
2、折翼天使(All or Nothing,2002)或一無所有,都無法翻譯這作為片名的英語片語——「要麼所有,要麼沒有」,「偏鋒、極端」、「孤注一擲」。這個片語,是電影故事中貧賤夫妻走入絕境後,擺脫這種不上不下尷尬處境的突圍關鍵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926064/
在《一无所有》中,导演迈克李呈现出一种让人熟悉的体验,家庭生活像用钝刀子割肉,情感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趋于含蓄内敛,彼此的距离也不易察觉的疏远起来。父母不知道你的微博豆瓣账号,不知道你又在哪个夜晚熬了通宵,不知道你的恋情如何发生与破裂,你也不知道父母一个月存下多少钱,上周去了哪家随礼,是否正在默默经历着中年危机。当温吞水的日子突遭洪水猛兽,血缘亲情是否可以替代退场的语言来作为连接彼此的纽带?
电影使用昏黄的主色调开场

典型的迈克·李式的社会底层家庭图景。家庭成员间的隔阂、疏离、争吵,冷漠以及爱,爱与恨交织,温情与冷漠共处一室。影片故事以三个互有关联的,住在同一栋楼里的家庭为背景,描绘了三个家庭内部压抑的生活状态和疏离的家庭关系。三条线交互进行,互有交集。
一个是四口之家,父亲是一个肥胖,慵懒,沉默,无趣的出租车司机。母亲是每天过着机械生活的超市收银员。肥胖的女儿在养老院做清洁工作,整日面对一群将死之人,听着将死之人说着一些缅怀时光,颓废沮丧的话语
【一无所有】一無所有(All or Nothing,2002)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haport.com/yingshi/id-114975.html